“收罢了工,吃罢了饭
姐妹们一同去逛乐园
一路走来,一路唱
心中的事儿唱不完
今天我不把别的表
唱一唱哟——
唱一唱咱村的文化乐园。”
隆冬时节,暖阳如春。霍山县诸佛庵镇俊卿社区农民文体休闲广场上,一群大爷大妈正在排练着新编的“四弦书”曲目《唱唱咱村文化乐园》。
“咱们节目是要拿到县元旦晚会上表演的,都拿出状态来!”旁边一位老人一会儿势正范足地在给表演的大妈们伴奏,一会儿又喊停排练,上前去示范指点几句。他,就是诸佛庵镇俊卿艺术团里有名的省“非遗”艺术——“四弦书”传人胡文发。
“他是我们的领头羊”
俊卿艺术团源于1964年诸佛庵镇俊卿大队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9年,几个宣传队的老成员聚到一起成立了诸佛庵青年庐剧团,坚持演出了3年。1998年,胡文发等几个老演员决定再次把剧团办起来,本着自愿结合,自筹经费,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四自”方针,为着共同的爱好又走到了一起。现如今,俊卿艺术团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演艺组、龙狮组、广场舞组100多人的全县最大的群众性艺术团体。
“老胡是我们的‘领头羊’,也是团里的主胡,他写、编、唱、演、奏样样都拿得起来,这几十年都是他带着我们这些人在干。”艺术团里63岁的沈学陆老人忍不住夸起了老胡。
整个剧团能演能唱的不少,但能搞点创作的就只有老胡一个人。白天老胡下地劳动,只有抽出晚上的时间创作。有时为了改一个节目会熬几个通宵。时间一长,老胡的身子也拖垮了。2014年2月,他被查出来得了恶性肿瘤,因为心脏有问题,不能开刀动手术,只能每天用药维持着。
“别人像他这个年纪,早就退休在家,打打牌、聊聊天、带着孙子遛遛弯了。你看他还整天为个宣传在场上忙来忙去的,哪还像患了大病的样子……”旁边的广场舞队长田祥碧也在“数落”他。
“我都爱了一辈子了,老了也就成了精神寄托,我干这个总比赌博打牌好吧?”胡老听见了笑着回嘴。
“唱出老百姓的心声”
胡文发是地地道道的诸佛庵人,虽然世代务农,但他从小就对音乐着迷。“记得小的时候我自己学着做了一把胡琴,可做弓弦没有马尾,就从奶奶头上剪了一缕头发,可惜怎么也拉不响。”年过七旬的胡老说起当年的往事,脸上绽开了童真般的笑容。
“16岁那年,我参加了公社的文艺宣传队,我那时年轻,嗓子好,还能识点简谱,所以很快就成了宣传队里的骨干。还记得第一次上台表演的节目是《老王卖瓜》,当时台下观众们都笑开了花。那时我就知道,文艺不光是娱乐人的,也是教育人的。
“四弦书”源于霍山民歌,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有4根弦而得名,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主要流传于皖西地区的霍山、六安、舒城等地。2010年,“四弦书”这个“皖西汉族民间音乐活化石”,登上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好学的胡文发戏路宽,能演唱多种行当。他嗓音宽厚、音质纯正、吐字真、韵味足、板头准、寓情于声、达意传神。“四弦书”到胡文发手上,他开始对一些传统剧目进行改编,并根据党的大政方针宣传创作了许多新的曲目。同时,对“四弦书”的舞台表现形式也改头换面加以改造,其演唱形式由初时的一人自拉自唱,自己用响板打节奏,到现在的二人打响板对唱,加入电子音乐,更配以多人和声和伴舞,使之更适合大舞台表演,也更具现场感染力。
翻开胡老精心编纂成的《创作节目汇编》:《“三线三边”环境美》、《家乡一步一重天》、《省委书记到咱村》……收录了他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创作的“四弦书”、天津快板等近30部曲艺剧目,每一个节目都是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着群众的心声。“我最得意的节目就是《村村修通水泥路》,”提起自己的作品,胡老一反刚才的腼腆,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我自己天天上工散工都在路上跑,原来村里那个路哟,坑是坑,凼是凼的。天晴一身灰,天阴一身泥。那时镇上正在筹资修路,我根据那个情况编了个节目,在各个村来回演了几场,群众反响很热烈,村干部们见到我们都说,看了我们的戏,乡亲们筹钱修路都积极多了!”
“最希望有人能接上我的班”
“人生坎坷路,艺苑寻归根。跌处自爬起,终身务群文。”这是胡文发对自己的一生总结的一首打油诗。
胡老说,艺术团目前最大的困难,一是资金投入匮乏,群众性文化活动主要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经费保障不足,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不说,也难以吸引年轻一代参与其中;二是人员队伍老化,团里的成员基本上还是上世纪文艺宣传队员,最大的71岁,最小的45岁,平均年龄60岁,亟待发展青年一代生力军。
“好在现在县里对农民文化这一块很是重视,我们俊卿艺术团也从最初几个老头子的自娱自乐,发展成如今100多人的艺术企业,通过送戏下乡等表演,也吸引了一批有才华、有想法的年轻人加入了进来。我今年已经70多了,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老一辈的传帮带,使‘四弦书’能后继有人,沿着这条为党、为人民唱戏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夕阳余辉里,胡文发老人的眼睛里满是希冀的光芒。(通讯员陈波)
凯发k8国际登录的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