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不管是师生之谊,挚友之交,还是金婚之情,最终都将在悲痛的泪水中,嘎然而止,这是自然界生生不息,谁也无法逆转的铁律。但是,35年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被著名作家李广田称为“洱海的螟蛉义子”的杨美清先生,不幸因公殉职,着实破坏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闻此噩耗一刹那,我实在难以接受这残酷的事实,思念之情,30年来,如影随形。
我和美清先生谋面相交只有一次,可他却在后来的通信中,称我为“故乡的忘年文友”,真是令我诚惶诚恐,愧不敢当。我一直把美清先生视为师长,对他像学生对严师那样,总是怀有崇敬之情,感恩之情。那是1984年7月,美清先生为了采写著名抗日将领周保中的传记,去东北和北京,返滇时顺道回乡探亲,在文化部门负责同志的精心安排下,他从十分紧张的逗留日程中,牺牲了和家人、同学以及亲朋好友叙旧的机会,抽出宝贵时间,为县城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进行座谈辅导。美清先生莅临时,毫无著名作家的架子,用十分地道的家乡音,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从文学到人生、到做人,时而是哲人深邃哲理,时而是诗人绝妙的抒情,给到场的每一个人以深深的启迪。座谈会从上午一直进行到黄昏,大家才依依惜别。
因为偶然的机缘,我得到和美清先生零距离、单独交流的机会,使我对美清先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1931年2月,他出生于霍山县石河小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上过私塾,后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能继续读书。为了谋生,1947年初到合肥,次年5月到南京,投奔在国民党供职的堂叔,因信念不同的缘故,他离开堂叔,到了大中华印刷厂当排字工人。他的祖父是塾师,受到家庭的教诲和熏陶,自幼酷爱文学,少年时代就常常学写律诗,16岁和17岁就在合肥《工人报》和上海《新民晚报》发表律诗《中秋感怀》和散文《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1949年6月,美清先生从《新华日报》看到招收西南服务团的消息,他兴奋异常,积极响应“解放西南,建设西南”的号召,毅然报考并被录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被编入一大队云南支队。那一年,他18岁。经过3个月的集训后,二野西南服务团1949年10月3日离开南京,他随军南下,途经苏、皖、豫、鄂、湘、黔、滇七省,历经4个多月的行军,1950年2月20日抵达云南昆明市小石坝。在赴滇行军途中,他除担任中队壁报委员,完成沿途宣传发动工作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当时的真情实景,后来编辑成《西南服务团诗词选》,得到老作家杜宣的高度评价与赞扬。谈到这里,美清先生饱含深情地说:“关于这一段经历,我要写一部长篇,名字叫《八千里路云和月》,这里面可能有些凄凉、有些悲壮,但我一定要写,要让后人了解和记住这段历史,不然无以告慰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现在,他的这个宏愿,永远也无法实现了,这既是美清先生的遗愿,更是牵挂那段历史的人们和读者的遗憾!
到达云南后,美清先生开始是做行政工作的,1952年,云南省文联举办文艺创作征文,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的应征诗歌、小说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这次获奖,让美清先生受到极大的鼓舞,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业余文学创作。在以后几十年的生涯中,除了担任行政领导和编辑《大理文化》、《点苍山》等刊物,业余时间勤奋笔耕,共创作了各类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和诗词2000余首,先后出版了《战斗在大石山上》、《闪光的琴弦》、《苍山脚下》、《协雨之夜》、《火把节》、《望夫云》、《蝴蝶泉》、《南国藏僧》、《大理风物散记》、《大理风光》、《西双版纳风物志》、《白子将军》、《大理风情》、《神笛》等小说、诗歌和散文集。美清先生的创作成就,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1960年7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全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扩大)会议的工作报告中,称赞他的长篇叙事诗《望夫云》、《火把节》、《蛇骨塔》,“这些作品对于民族的团结与繁荣民族地区的文学创作都起了积极作用”。这个评价,对美清先生应该是名至实归,当之无愧的。后来杨宪益先生还把《望夫云》译为英文出版。
在和美清先生无拘无束的亲密接触中,我真切地感到,这位苍山洱海的螟蛉义子,虽然身在祖国的西南边陲40年,与聚居在那里的各民族兄弟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但却无时无刻不眷念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霍山。美清先生深情地说:在边疆的日子里,时常和身边的同志谈起对故乡的记忆。每次决定回来,前几夜怎么也难以入眠,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和事,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鱼贯浮现,每当乘坐的汽车前行,别人都在打呼噜,我怎么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故乡的青山绿水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激荡的情感撞击着我的心灵,恨不得立即跳下车,扑进阔别多年的故乡,融入她温暖的怀抱,这种心情不是久别故乡的人,怎么也体会不到。
美清先生谦逊地说:我爱祖国的边疆,更爱我的故乡,我是故乡的阳光雨露,故乡的山水养育的一棵青苗,移植到祖国的边疆,虽然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但也没有枯萎掉。一个人出生的时候衣胞子(胎盘)埋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根,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这个根无时无刻地不把你攥在手中,你取得成绩和遭遇挫折、拥有欢乐和感到忧愁,故乡一定会一起分享你的成功欢笑,帮助你排遣忧伤,这也是我这个游子几十年来的生命体验。故乡在我的心中,是永远的圣地!
美清先生生前曾先后4次回乡探亲,与亲邻好友把酒临风,畅叙友情,留下很多唱咏故乡的散文、诗词、楹联的同时,对故乡的文学和文化事业,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寄予厚望。在美清先生的激励下,当年10月我们几位爱好文学的青年,拟组织一个文学社,县文化部门负责人,把我们的打算,以及事先酝酿好的几个社名写信告诉他,请他定夺。美清先生接信后,积极支持我们的做法,并建议采用“小南岳文学社”社名,就这样,1984年10月3日我们的“小南岳文学社”成立了。杨美清先生欣然接受我们的聘请,担任文学社顾问。
美清先生担任顾问,并非空挂虚名,而是实实在在,又顾又问。不久,他给文学社寄来了几十本文学书籍,还一并寄来七言律诗《赠小南岳文学社》及一副对联。其诗为:莫道湘江南岳名,淠河南岳出新声。浮云常掩登山路,暮霭半明孤寺灯。疏树峭岩风飒飒,碎花浅草露沁沁。名山孕育名山秀,南岳丛生南岳人。对联为:淠河含珠,地灵人杰,书画名邦不忘开拓者;南岳蕴玉,石宝林泉,文坛秀美犹赖后来人。
美清先生得知故乡正在编纂《霍山县文化志》,非常高兴,他经常与主编书函来往,对编好文化志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还从并不宽裕的工资中,寄来一笔可观的捐款。1987年12月,主编给他寄去已经完成的《霍山文化志·文化大事记》部分,他十分高兴,立即给主编回信,并寄来1964年7月至9月第一次返乡时的诗作,共64首。美清先生在信中说:“能编出这样一本文化大事记,实在难得……从旧诗本里抄了一点,现在寄来。这类老诗词共有一两千首,写故乡的也有一两百首,抄几十首,也只是给你们作存档之用,并无多大价值……”后来我从主编处看到,这本《还乡诗抄》,分旅途篇、梓里篇、童年居篇、别夜篇和归来篇,不仅非常格律工整,讲究韵律格调,更重要的是,诗词里凝结着这个在外游子,对故乡的山和水、人和事的热爱和思恋,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在关心文学社成长和文化建设的同时,美清先生对我个人的创作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当我把稚嫩的习作寄给他,请他指导,他总是那样的热情、精心、细致,那样的不厌其烦,那样严格甚至苛刻。每当听到我取得小小进步的消息,美清先生便会给予热情的鼓励。每次捧读回信,无论是滚烫的肯定,还是谆谆教诲,我都像捧着一团火,这团火燃在心里,暖遍全身,一直流传至今。美清先生还将自己的作品《白子将军》、《杨美清诗叶》、《西南服务团诗词选》、《宁—昆军旅杂忆》及《大理文化》等书籍寄赠于我,在每一本书上,他都会用那隽秀而有力的字,留下签名和寄语,给我勉励和鞭策。现在业余读书和创作,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凯发k8国际登录的友情链接